【资料图】
从“坐等上门”到“上门请人”——
“逆向”招工热,释放多重信号
这段时间,“招工”“抢人”成为热词。“点对点”包车包机、跨省“抢工”,在高铁站、商场举办招聘会,夜市引才,社区、乡镇招工……人群聚集到哪儿,招聘会开到哪儿。大型制造企业从前几年坐等工人上门应聘到跨省“抢人”,从招工年龄限定在35岁以下到“来即上岗”,从“老板挑工人”到“工人挑老板”,今年节后市场的“逆向”招工热释放多重信号。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节后上班第一个月是用人单位为新一年发展补充员工的关键时期,也是求职者求职应聘高峰,节后市场的招聘行情对于新一年地方经济景气指数具有风向标意义。受疫情影响,前两年用人单位招聘相对保守,很多企业缩减甚至取消招聘计划。而今年,众多企业早早行动,甚至在春节前便开始跨省跨市招工,用新春“礼包”、工龄津贴吸引员工留工留岗。节后“抢工”更是不惜代价,苏南、浙江一些企业甚至对员工推出介绍1名新员工奖励5000元的内部激励政策,说明不少企业对于今年经济普遍持乐观态度,也是经济回暖的积极信号。
招聘市场有自己的规律。正月十五前,市场招聘主体大多是制造和餐饮服务业,岗位集中在操作工、服务员、快递员等,招聘对象主要是农民工。与大学生就业相比,农民工流动性大,就业稳定性低。因为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今年春节前返乡过年的农民工创历史新高。交通运输部门数据显示,今年春运人数超过20亿,其中24%为务工客流。对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刚刚复苏的餐饮服务业来说,能否在农民工求职高峰期招到所需工人直接影响新一年的经营业绩。
东部沿海历来是农民工就业聚集地。由于就业机会多,薪酬待遇好,以前很多大企业春节后都会有大量求职者聚集厂区门口等待应聘,企业在门口设立招聘窗口,坐等面试应聘者,一般正月十五前也就顺利完成全年招聘计划。随着国内人口红利逐步消减,加上传统劳务输出地产业崛起,农民工“家门口”就业机会增加,地区薪酬待遇差距越来越小,每年节后都会有一些农民工留乡就业。此时如果还坐等工人上门,必然会在招聘中陷入被动,“逆向”招工热也就不足为怪了。
为减少对普通工人的简单依赖,国内制造企业近年来加快数字化转型,但“智改数转”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即便转型升级成功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与产业发展匹配的高素质数字产业工人。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必须摒弃过去“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用人老观念,把农民工当作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善待工人并让他们在企业有发展机会和平台,才能在招聘市场获得主动。
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诉求也在发生变化。除了薪酬,用人单位的吃住条件、社保待遇、带薪休假等福利待遇和企业文化都成为影响其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事实证明,那些用工规范、薪酬待遇合理,能给予工人足够尊重和关爱的企业节后招聘难度都不大。但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能力像一些大企业那样为农民工提供优厚待遇,这就需要地方政府出面,为辖区企业增加就业吸引力创造条件,如在农民工集中地建立服务中心,提供打工者能租得起的农民工公寓,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便利条件等。
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今年苏南一些地方人社部门和企业老板节后跨省招工时,除了像往年一样密集举办招聘会,还特地带着礼物登门拜访返乡农民,面对面了解诉求,当面解决他们在打工过程中遭遇的烦心事揪心事。这种将心比心、马上就办的态度无疑有利于提升地方形象,增强区域就业吸引力。(记者 黄红芳)